於牙科治療中,「拔掉智齒」應該是最常見到也最讓大家怕的牙科治療之一。你是不是有聽說過「智齒最好及早拔掉比較好,以防促成腫大、痛」的說法呢?但是假設智齒好端端的,不會影響到生活的話為何要去拔掉呢?看完以上兩種說法你是否感到混亂不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拔掉智齒呢?不要擔心!通過本篇介紹後,也許害怕和不知道是不是需拔掉智齒的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喔!
簡單說明什麼是智齒
智齒是座落於口腔最內的第三大臼齒,成長的時間比普通牙齒晚,長出的時間大概于16~25歲間,正常情況下每個人會有4顆智齒,智齒原本的功用是補足臼齒的缺牙,但是因為現代人的清潔觀念較完善,缺牙和拔掉牙齒的問題比較少見,使得智齒(水平智齒)沒有空間生長,擠壓到本來的牙齒使得蛀牙等等問題,故醫師一般都會建議拔掉智齒(水平智齒)。
資料經台南、新北、高雄牙醫彙整,資料僅供參考,推薦多多比較且親自向牙醫洽詢。
流程介紹:拔牙
首先牙醫師會詳盡檢查病友的牙科病歷,且替病友照X光片。牙醫師將透過X光片曉得病友牙齒的位置、長度、形狀,以判定拔掉智齒的難易度。
要拔掉智齒之前牙醫師會于智齒周圍的牙齦執行麻醉。以簡易的拔掉智齒手術來說,麻醉後牙醫師會使用手術鉗拔掉智齒,最終再將手術區域縫合就完成了。
智齒最多一次能拔幾顆?
為何每位病友拔掉智齒的時間皆有些微的不同?由於每位病友長出來的智齒都不同,因此需要等醫師評估病友的智齒情況,才能曉得手術的時間長短,難度愈大需花費的時間相對愈多,於拔掉智齒之前,醫師會衡量病友拔掉後會不會影響生活,因此大致上都是一次拔掉一顆,或是一次解決同一側的智齒,這樣病友在進食時還有另外一側的牙齒可以啃咬。若您現在準備拔掉智齒且正值判斷的階段,也可趁這個時候與醫師討論自身的智齒情況,相信有醫師的專業看診經歷,病友可以安心的交與醫師處理智齒的問題。
打破誤解:拔智齒會不會痛
拔掉智齒的手術其實不會痛,由於于拔掉智齒以前,醫師會先注射麻醉藥,以利緩釋拔掉智齒時的疼痛感,但每一個人的智齒狀況不相同,有一些人的生長方式與智齒位置會連帶影響手術的疼痛程度與難易程度,所以醫師的技巧也昰一大關鍵。當麻藥退去以後,通常智齒的缺口處會有顯著的痛感與腫大的感受,但是疼痛感的程度因人而異,倘若病友很難接納手術完的疼痛感,可以跟醫師拿藥物來吃或者是在家適度的冰敷,都可有效地解決智齒缺口處的腫大以及痛感,過一段時間就能正常的吃飯與咬合囉!
拔智齒後可以吃什麼?
拔掉智齒且紗布拿掉以後,要先觀察三十分-1小時,智齒傷口若沒有不舒適就可以進食了,手術當天儘量以流質或者是半流質食品為主(比方果汁、麥片、優格),拔掉智齒第2天便可正常飲食,不過要預防刺激性或是過熱的食物,因為食用刺激性與過燙的食物會讓傷口發炎、腫痛,這樣一來會造成智齒傷口不容易痊癒,所以不推薦拔掉智齒2至3天後便吃這一些食品。
參考資料